找到相关内容20278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单独用餐

      抓住一切时机,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这是作者凯斯·弗拉基在其新书《决不单独用餐》中揭示的成功之道。   弗拉基生长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农村,父亲是钢铁工人,母亲是清洁工。他依靠个人努力,特别是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8343016707.html
  • 人遇顺境留恋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86599.aspx
  • 不极成过

    《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》  因明学用语。因明三十三过的宗九过之一。指因明论式中,所立的宗前陈(所)为立敌所不共许而招致的过失。《因明入正理门论》举例云(大正32·11c):“如数论师对佛弟子说我是思。”在这个例子中,能的“思”为立敌共许极成;但所的“我”却仅为数论所许而为佛家所不立。因此前述例子有所不极成之失。  又,依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所述,所不极成分有六种。列表如下:  ┌─────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0038081.html
  • 不极成过

    《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》  因明学用语。因明三十三过的宗九过之一。是立宗时作为能(法)的宗依不能得到立敌共许极成的过失。按照因明的规定,立宗虽应“违他顺己”,但充当所(有法)和能(法)的宗依,则须共许极成。宗依如不极成,在宗前陈者,称为所不极成;在宗后陈者,称为能不极成。《因明入正理论》云(大正32·11c):“能不极成者,如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灭坏。”在“声灭坏”这个命题中,“声”是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1738099.html
  • 什么是简

    因明用语。论辩中建立论式时明确概念、避免过失的一种手段。唐窥基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卷五:“凡因明法,所能立中(宗是所立,因喻为能立),式若有简,便无过失。”用来简的词语,在自比量中有“许”“自许”“我言”等,在他比量中有“汝许”“汝执”等,在共比量中则用“胜义”“真故”等。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01838655.html
  • 洗衣粉与消毒液混用

    皮肤上留下色素沉着。所以千万用洗衣粉洗头发或长期接触皮肤,如果手洗衣物时,最好用肥皂。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魏捷教授介绍,他们曾多次接诊误服洗衣粉出现不适的患者,大多出现胸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吐血和便血,并有口腔和咽喉疼痛。动物实验还表明,长期接触大剂量的洗衣粉会导致肝脏和神经功能受损,并引发癌症。 洗衣粉,与消毒液混用 许多家庭主妇在用洗衣粉洗涤衣物时,...

    君合

    |健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11302696639.html
  • 站在伞沿下

    “你快躲进来呀,站在伞沿边。”   女孩突然豁然开朗,自己的处境不正像三人同在一把伞下,因为伞太小了,肯定会有人被挤到伞沿下,结果那些伞面上的雨水全部浇到了自己的身上,而且三人挤在一把伞下,相互...

    陆勇强

    |人生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401227354.html
  • 在冬天里砍树

    ,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,或者做出的什么坏事,总之让你防不胜防。”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,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,托起他的头看着他,接着又看着丈夫说:“你错了,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,而是最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8503216818.html
  • 具一格的青芝寺

   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  具一格的青芝寺   位于闽江口北岸的连江县青芝山,因山上产有灵芝而得名,青芝寺就建在青芝山麓。   青芝寺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(641年),寺院旧址在青芝山八仙景西侧。明万历壬子四十年(1612年),工部主事董应举开发青芝山时移建于现在的位置。民国二十年(1931年),青芝寺大雄宝殿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514890617.html
  • 有天地非人间

    看到的、得到的那一切。如果敢于发出离心,舍弃这一切,就会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,就会出现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景象,就会感到“有天地非人间”了。  佛教认为,人的意识本身是多层结构的万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941897.html